这个夏日,给农民工一份“清凉”
扫描到手机,新闻随时看
扫一扫,用手机看文章
更加方便分享给朋友
“中午太热没法干活,这两个月上班早,还凉快些。”陈正弘说,提及在工地上与高温“较劲”,他和妻子也许是最有切身感受的人了。“我们一直在工地打工,最难熬的就是夏天,尤其以前晚上住板房时,常常热得睡不着。”不过他笑道,今年夏天过得倒挺“舒坦”。
陈正弘和妻子都是四川人,在建筑队干木工已经20多年了。在过去的时间里,夫妻俩辗转于四川、河北、山东等地的多个项目,见证了不同工地的避暑措施。
错峰施工 助力避暑
陈正弘坦陈,有些工地夏季干活时间并不会调整。“顶着日头干活是常事儿,汗哗啦啦地流,嗓子像冒烟一样,也中暑晕倒过。”回忆起过往,陈正弘感慨:“虽然这么多年也都习惯了,但今年来了这个工地,还挺幸运的。”
“建筑行业有特殊性,辛苦无法避免,但我们会尽力做好各项保障工作。”碧桂园天津区域云湖项目工程负责人余林平介绍,面对连续高温,工地在保进度的同时,还自有一套“降温法宝”。
原来,在碧桂园云湖工地进场处的传感器可实时监测温度、湿度、扬尘颗粒等,根据这些数据,项目可灵活调整工人上下班时间。如温度显示在35℃—40℃时,上午十一点停工,下午三、四点开工;当温度显示超过40℃时,上午10点停工,傍晚再开工。只要温度超过35℃,设置在工地主要道路及作业面的喷淋降温系统就会启动,一次运行半小时,高温天每天平均喷淋五、六次,喷淋后温度会有明显下降。
开展错峰施工,云湖项目还制定了勤倒班、轮休制度,通过调整人员安排、缩短一次连续作业时间,避免高温天气对工人的伤害。云湖项目总包安全经理刘忠红反馈,因为调整作息时间比较科学,加上喷淋等防暑措施,工人现在“干两头、歇中间”,很少有人会因为高温工作出现身体不适。
夏日送“清凉”,暖心避暑
“这里真的很不一样”碧桂园工地的与众不同,让陈正弘颇有感触,“有时候天太热没什么胃口,余工他们也经常给买西瓜、买冰棍,还让食堂给换着花样做菜,感觉把我们当家人一样。”
从定时定点送矿泉水或绿豆汤,到裹一条毛巾的“保凉”细节,再到出入口设置的防暑爱心药箱……能把一件件小事“精准滴灌”进每个工人心头,离不开项目长期以来开展的“工友同行”工作。
“工友同行”是云湖项目联动总包推行的一项关爱工人举措,通过与总包、班组长、工人定期谈话,把工人心声和诉求记录下来并予以解决。余林平介绍,项目会通过“一对一”“一对多”的形式与所有工人,特别是困难、年龄大的工人进行面对面交流。
入夏以来,针对现场工人经受酷暑“烤”验这一问题,如何制定“凉”策?余林平在“工友同行”中找到了答案。“我们会把通过访谈收集到的需求,排名前列时间进行部署,及时解决他们的需求。”余林平说,天气高温闷热,工人难免心浮气躁,容易埋下安全生产隐患,所以也会要求外墙、水电、绿化等各个班组长在班前会时留意每个工人的神情,对有情绪波动的工人及时上报,及时化解工人的心结。
发放更容易清洗汗渍的洗衣粉替换之前的洗衣液;在工地凉亭里放上饮水机;组织观看“安全主题”及相关电影,丰富工人夏日生活……通过“工友同行”,云湖落地了一条又一条“凉”策。
住进空调房,贴心避暑
“现在条件好多了,回来就可以吹空调,再也不会热得睡不着了。”陈正弘笑着说,去年在其他工地,宿舍里配的是风扇,尽管吹出来的风不小,但到了三伏天晚上依然酷热难耐,“被热醒了,就用凉水擦擦席子,有时候会折腾一晚上。”干了一上午活的陈正弘和工友们早已大汗淋漓,豆粒大的汗珠滴在肩上。回到宿舍,房间里透出阵阵凉风,全身都得到了放松。
“传统方式降温效果不好,浪费空间、用电也不安全。”余林平说,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宿舍避暑问题,项目与总包沟通多轮后,为所有工人实现了空调全覆盖,确保工人在夏季高温天气下能有一个舒适的住宿环境。
入夏前,云湖不仅会进行供电线路老化检修,将无法承受空调负荷的老线路拆除重铺,更换电表;使用前,还会找专人对所有空调进行清理、除菌,并教给工人如何自主清理空调水及注意事项。“学了不少门道,知道了空调里也有细菌,要定期清理;也学会了在闷热天里,要先开制冷,等温度降点了再开除湿,这样就不容易生病了。”陈正弘笑着说,“我们出来干活,不怕苦也不怕累,就怕生病,耽误赚钱还受罪,在这里,真的挺好的。”陈正弘感慨道。
声明:本文由入驻焦点开放平台的作者撰写,除焦点官方账号外,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焦点立场。